xinlaonian.dindocs.com xinlaonian.laragroup.net xinlaonian.sanjiguan.net xinlaonian.kx0a.com xinlaonian.p2xp.com xinlaonian.bngou.com xinlaonian.khnew.com xinlaonian.stoutokc.com xinlaonian.tranvon.com xinlaonian.weipinwu.com xinlaonian.shiragano.com xinlaonian.mdkqnwx.com xinlaonian.maddvise.com xinlaonian.1390479.com xinlaonian.yd2c.com xinlaonian.kojisapo.com xinlaonian.benloi.com xinlaonian.gjgk.net xinlaonian.isegi.com xinlaonian.mantagay.com xinlaonian.lyfxb.net xinlaonian.iteacg.com xinlaonian.baiyeyihao.com xinlaonian.pox10b.com xinlaonian.svw-ks.com xinlaonian.sampanye.com xinlaonian.amy520.com xinlaonian.wp4j.com xinlaonian.harchyz.com xinlaonian.xj6b.com xinlaonian.ghffood.com xinlaonian.jykpro.com xinlaonian.kotott.com xinlaonian.riki2020.com xinlaonian.markadot.com
首页>时评/新文摘>智客潮>畅言集>徐迅雷

【徐迅雷评“哈以战争”】NO.1

2023-10-23 发布者:超级管理员

哈以战争:是斩草除根,还是继续养“狱”为患?


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


  加沙的哈马斯向以色列大规模“加杀”,那么,以色列仅仅是对哈马斯继续“加沙”吗?


 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,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动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突袭。


  “火药桶”加沙地带,战端突然再起。对以色列来说,这是“黑色的一天”。哈马斯发射了约5000枚火箭弹,直接击中了包括特拉维夫在内的多个地点;武装组织越过边境突入以色列,无差别开枪并劫持人质。以色列北部也遭到了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袭击。


  哈马斯将二战时期希特勒的“闪电战”学到手了。而且实施的是“以小博大”的“超限战”。其军事行动代号叫“阿克萨洪水”,确实像洪水倾泻。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(杰哈德)也宣布加入行动。


  此间,在亚洲东部中国杭州的亚运会,接近尾声尚未闭幕,那是和平欢乐的盛会。亚洲东边与西边,竟是如此不同。以色列原为亚奥理事会成员,但后被阿拉伯国家驱逐,现为欧洲奥委会成员,参加欧洲运动会,不能在亚运会上与巴勒斯坦同场竞技。


  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医疗机构最新消息,前5天共已造成以色列方面1200人死亡,这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;巴方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两地的死亡人数,已升至1079人;双方死亡的数字,还在不断增加。


  10月10日,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,称至少有14名美国公民遇害。他直斥“恐怖主义组织哈马斯血腥的双手”,“其存在的目的就是杀害犹太人”,“是彻头彻尾的邪恶行径”。


  联合国发布的公告称,被迫逃离加沙地带家园的巴勒斯坦民众达12.3万人。


1698047698548981.png


  这次以色列方面毫无预警,被哈马斯打了个措手不及。哈马斯武装分子简单地用推土机推平道路,冲开边境墙,在铁丝网上挖洞,或者从海上通过滑翔伞滑进以色列,向俄乌战争学来的无人机战法也派上了用场……这样的成功突袭,被称为“以色列的珍珠港事件”,或“以色列的9·11事件”。这对强大的以色列而言,伤害性很大,羞辱性更大。


  那么,哈马斯是如何骗过以色列的?路透社10月9日报道:哈马斯过去数月采用前所未有的情报伪装战术,误导了以色列,给外界留下不愿陷入与以色列对抗的印象。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仿建了一处犹太人定居点,用于开展攻击训练,就连参与行动的大约1000名武装人员在接受训练时,都不知道为何受训。


  以色列的反击还算迅速,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,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代号“铁剑”的行动。


  多家媒体报道称,10月7日晚间,根据以色列基本法第40条之规定,安全内阁批准政府“进行可能导致战争的军事行动”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式向哈马斯宣战——这是自1973年“赎罪日战争”结束后、跨越半个世纪的头一回。


  10月11日,中国《环球时报》援引《以色列时报》消息,以色列成立一个小型的战时内阁,来指挥与哈马斯的战争。


  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大规模空袭。以色列空军9日发表声明说,过去20小时,以军向加沙地带投放了超过1000吨炸弹,攻击了数千个目标。攻入以色列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也已基本被清剿,以军重新控制了加沙地带边境城镇。


  10月10日,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,哈马斯一位高级官员称,哈马斯已经“实现目标”,愿意与以色列就可能的停火进行讨论。


  然则,停火有开战那么容易吗?以色列才刚刚宣战呢!


  宣战,意味着战争的开始,而不仅仅是“报复”——若用“报复”这两个字来形容和描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那有点小了。


  这可不是一般的冲突、一般的复仇。这本质上已是“哈以战争”——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,规模不小。如果中东多国卷入战争,那就是第六次中东战争的爆发。


1698047658161568.png


  10月8日


  哈马斯发言人哈齐姆·卡西姆说:


  “只要以色列在推动战争升级,停火是不可能的。战场上才能分出高下。”


  10月9日


  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·加兰特下令,对加沙地带实施“全面封锁”:


  “我们正在对加沙进行全面封锁。没有电,没有食物,没有水,没有燃气——完全切断。加沙地带将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。”


  10月9日


  同一天,以色列军方首席发言人说:


  以色列已征召创纪录的30万名预备役军人,并且正在“发动攻势”。


  10月8日


  美国总统拜登在10月8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。拜登表示:


  “我们对以色列的支持坚如磐石”,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新的军事援助,并警告其他各方不要介入冲突。


  10月8日


  同一天,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布:


  五角大楼正向以色列附近区域派遣航母和战机。美军福特号航空母舰战队群,已开赴地中海东部。


  美国要面临两场热战一场冷战吗?其实美国最喜欢的作派是给枪给炮给钞票,而不是直接介入。这次主要是防范,目标显然是伊朗,尽管伊朗方面很快否认介入了这次冲突。


  10月8日周日下午,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紧急闭门磋商会议,讨论当前的巴以局势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,以“最强烈措辞”谴责袭击平民的行为,并呼吁停止暴力。10月10日,他向记者发表讲话时表示,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理诉求和以色列的合理安全关切,但强调反对恐怖主义行为。


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,以色列的自卫权“不容置疑”,“我们相信秩序将会恢复,恐怖分子将会被打败”;“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!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。”


  攻入以色列的哈马斯武装人员,袭击了在以色列南部一处沙漠举行的音乐节,这里距离加沙边境仅有4.8公里。这场音乐节约有3500人参加,现场沦为“屠杀战场”。救援组织称,当时在音乐节活动现场发现了大约260具尸体。


1698047574203490.png


  哈马斯突袭音乐节现场的画面曝光。一位名为诺雅的25岁女大学生,是在北京出生的中以混血女孩,惨遭哈马斯掳走。事发时和男友在参加音乐节,视频画面中,她一边向男友求助,一边哭求“别杀我”。她父母凄切地告知公众,10月12日是她26岁生日……另一名参加音乐节的德国女孩沙尼·洛克遇害,赤身裸体受到羞辱的视频,在网络上广为传播。


  哈马斯和杰哈德声称,他们从以色列境内“俘虏”了130多人,并把这些人带到了加沙。这些成为人质的“俘虏”,是哈马斯的“撒手锏”,也是其“超限战”的一部分,哈马斯已声称:你不听我的,我就一次杀一个。


  恐怖分子直接屠杀平民,反恐战争过程当中误伤平民,这是两个概念。有报道说,“也有不少以色列阿拉伯人被哈马斯打死,包括10名南部的贝都因人,其中有6名是儿童”。


  10月11日,凤凰卫视报道,“以色列一农场惊现两百尸体,部分遭斩首,死者包括约40名儿童”。


  无差别袭击平民包括儿童的,就是恐怖主义行为。进行恐怖主义行动的,就是恐怖分子。在恐怖分子眼里,不存在真正的“俘虏”的概念。这就叫残暴。


  10月8日,哈马斯下属武装卡桑旅公然宣称,他们向特拉维夫的本·古里安国际机场齐射了一波火箭弹。是的,那是民航客机飞来飞去的国际机场,不是军用机场。


  有识之士直指:哈马斯从来就不是什么“解放者”,而是人类文明之癌。侵略战争都是非法的,恐怖主义都是邪恶的。抛开一切政治角度和立场,无论如何,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无差别的杀戮,妇女儿童也不放过,还凌辱尸体,这就是反人类的恐怖主义罪行。恐怖主义的本质是极权主义,恐怖主义者最大的动机是夺权夺利。对于人类星球上的一切恐怖主义,都应斩草除根,除恶务尽。


640 (3).png


  而极为悲哀恐怖的是,在简体中文网上,对女大学生诺雅被掳,不少网民幸灾乐祸,说她并不是中国人,是活该。


  以我较广泛的浏览所见,在简体中文的跟帖评论中,不说绝大部分,那也是大部分都在支持哈马斯,都在喊打喊杀,都要灭掉以色列的。比如:“以色列全民皆兵,所以打死的都是军人。”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。”“干翻以色列,中东就和平了。”等等等等,和“9·11”事件发生后的情景如出一辙。


  如果说对俄乌战争一时分不清是非,那尚可理解;如果这次“哈以战争”中的是非都分不清,那实在令人无语。有了预设立场,就会抛弃基本逻辑,难道三五岁的小孩也是“全民皆兵”的士兵吗?


  认知是人和人之间最高、最大、最坚固的壁垒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事实证明,做一个“爱国贼”很容易,做一个人很难。


  以色列,上帝的应许之地。国土面积不大,西濒地中海,北靠黎巴嫩,东临叙利亚和约旦,西南一侧为埃及,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。2021年总人口超939万人,约74%(694.3万人)为犹太人,约21%(198.2万人)为阿拉伯人。


640 (4).png


  犹太人的祖先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,公元前12世纪,希伯来人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,并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希伯来王国。后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,散了,又聚了。


  19世纪末,欧洲犹太人发起“犹太复国主义运动”,早期强调要创造“新犹太人”,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,拯救民族和人类。


  1896年奥地利记者西奥多·赫茨尔首先著书宣称,“全世界犹太人是单一的民族,应该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”;


  1897年,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。


  1922年7月24日,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“委任统治训令”,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“犹太民族之家”。


  此后,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。


  以巴分治,是二战之后联合国的决定。


  1947年11月29日,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两国分治方案,犹太国获得1.49万平方公里,占56.4%,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成为中立区。


  1948年5月14日,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。以色列发布的《独立宣言》中,“以色列地”一词表达的就是犹太民族的先祖之地。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联合国的决议,巴勒斯坦并未立国。


  1980年,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“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”。被多方争夺的耶路撒冷,实际由以色列控制。


640 (5).png


  回看百年犹太民族艰难复兴史,以色列就是一部排除万难仍然生机勃勃的传奇。就其底线而言,犹太复国主义是要复兴犹太民族和犹太人的活力。


  以巴所处之地,很快变成了一个“马蜂窝”。此前的5次中东战争已经说明:由于以色列国土面积本身狭小,一次都输不起,输一次就是亡国之灾。从历史发展看,以色列也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、出土地,以色列的地盘越打越大,巴勒斯坦的地盘越打越小,只剩下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片不大的地方。


  加沙是位于以色列和埃及之间、地中海沿岸的一片狭长地带,那里生活着约230万巴勒斯坦人,人口密度极高。


  2007年6月,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(法塔赫)反目成仇,通过武力从对方手中夺取了加沙地带控制权,法塔赫只控制约旦河西岸。


  以色列从此封锁了加沙地带,那里从而被称为“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”。那可是弹丸之地,失业率极高,连水电都要以色列供应;盘踞其中的哈马斯犹如“困兽”。


  哈马斯创立于1987年,其前身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分支。穆斯林兄弟会于1928年在埃及建立,历史上曾数次遭埃及当局解散,曾被多国列为恐怖组织,其中包括埃及、沙特阿拉伯等。


  哈马斯的创始人,是四肢瘫痪、靠轮椅生活的大名鼎鼎的亚辛。亚辛一直是哈马斯的精神领袖,直到2004年3月22日,遭到以色列导弹袭击而丧生。这起“定点清除”事件当年轰动世界。


1698047430619221.png


  哈马斯还真是“兵民难分”,很像阿富汗的塔利班,成为“打不死的小强”。


 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:法塔赫自从明白打不过以色列之后,就同意和以色列和谈,而哈马斯一直坚定反对同以色列和谈,坚持以武力对抗以色列,目标就是“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”。


  打不过以色列,哈马斯就针对以色列实施一系列自杀式爆炸。“9·11”事件后,美国和欧盟先后宣布哈马斯为“恐怖组织”。而同情哈马斯的,则认为它是“反以英雄”。


  哈马斯能够坐大,一是对巴勒斯坦人施行“慈善”,小恩小惠也能赢人心;二是武力对抗以色列而赢得“同道”;三是它资金雄厚,主要来自境外“大金主”的持续支持,但具体又不知道是谁。对抗双方,哪一方得到公开帮助,哪一方得到暗地相助,两者相差很大。以色列、乌克兰得到许多国家的援助,都是明面上的。


  中文名为张彦的美国著名记者伊恩·约翰逊,是普利策奖得主,致力于追踪欧洲伊斯兰激进运动。他的名著《慕尼黑的清真寺》(岳韦译,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),是一本深度调查的经典之作,书中清晰地揭示:最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,正是穆兄会,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。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,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。


640 (7).png


  作者说,“伊斯兰激进主义,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体系,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。”伊斯兰激进分子把清真寺视为一个立足点,他们的目标“并不是建造一个做礼拜的地方,而是一个政治甚至暴力活动中心”。


  出乎很多人意外的是,伊恩·约翰逊在书中告诉公众: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,他们甚至看不懂《古兰经》。


  或许,这才是真正让人恍然大悟的情景。


  历史上,以色列最危急的战争,当属赎罪日战争,即第四次中东战争。1973年10月6日下午两点,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。阿拉伯国家得到苏联的支持,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在战争初期取得胜利,之后以军在美国支持下逆转取胜。


  战争共历时18天,双方可谓倾力而出。最后阿拉伯国家阵亡约2万余人,以军队阵亡2656人,7250人受伤。虽然以色列平民死亡人数很少,但和平变得越来越无望,很多人不再相信有什么“最后的战争”。


  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,是1969年70岁时上台的,所谓“世界第一铁娘子”,由于对战争的预判和准备不足,战后次年——1974年4月10日,梅厄辞去总理职务,黯然下台。拉宾上台成为总理。


  整整50年之后——2023年10月7日,哈马斯选择此时发动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,显然是刻意为之。


  历史往往会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。以色列有报纸将哈马斯这次袭击与1973年赎罪日战争进行了比较,标题是《1973年的疏忽,2023年的疏忽!以色列新的赎罪日劫难》。


  是总理内塔尼亚胡进退失据吗?内塔尼亚胡有着特种部队服役的经历,属于强硬的“鹰派”,曾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数次进行重拳出击,也致力于遏制伊朗势力的扩张逼近。但同时,他也主动与温和阿拉伯国家阵营改善关系,努力“化敌为友”。


  这回最让人意外的,就是闻名世界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失灵了,摩萨德变成“萨摩耶”——一种温顺的狗狗。摩萨德过度依赖技术监控手段获取情报,显然低估了哈马斯突破侦查和大规模渗透的能力。


  而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以色列国防军,明显也是松懈了。面对那么多火箭弹,著名的“铁穹”导弹防御系统也显得手忙脚乱。


1698047374987744.png


  这背后,根本问题在于以色列在战略上太大意了。事后问责估计是少不了的。


  许多年来,巴以之间的冲突大都是间歇性、小规模的袭击,最后经斡旋而停火,就像割韭菜,不铲除根子,很快“春风吹又生”,没完没了。


  当然,这次真的大不一样,哈马斯不留后路,赌注下得够大,很像“一锤子买卖”,但真的会“偷袭一时爽,全家火葬场”吗?


  以军的反击,一时间也是火力全开。“原谅是上帝的事,我们只负责送他们去见上帝!”颇有“一鼓作气,彻底拿下”的气势。


  10月9日,内塔尼亚胡总理发表讲话称,将对哈马斯发动“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攻击”。


  以色列国防军少将阿利安警告,哈马斯打开了加沙地带的“地狱之门”。


  以色列内阁部长约西·福克斯在社交媒体X(原推特)上写道:“第一次加沙战争,也计划成为最后一场战争!”


  10月10日,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视察战场时表态:突进加沙的每个角落,清除加沙的一切,一天不行就一周,一周不行就几周,几周不行就几个月。


  这些,仅仅是愤怒之时的口嗨吗?


  30万名预备役人员入伍,是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征兵,包括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·贝内特也应征入伍。那么,这只是虚张声势吗?


  这次战争,是不是“规模最大”意义不大,关键在于是不是“最后一击”。


1698047348147864.png


  既然加沙地带被称为“世界最大的露天监狱”,那么,盘踞于“狱”中的哈马斯,究竟是通过战争予以斩草除根,还是仅仅予以“加沙”“压土”、继续保留其生存环境养“狱”为患?加沙地带还能继续被称为“世界最大露天监狱”吗?还能继续成为哈马斯的温床吗?


  几种情形,无非是:实行绥靖政策,打打停停,回到过去的老状态;彻底消灭哈马斯,然后让法塔赫回到加沙来统治;彻底拿下,搞成特区,一国两制,高度自治;彻底拿下,变成以色列国的一部分……


  这对以色列来说,是一次不能不面对的艰难选择。


  网传马斯克也连发了3条推文——他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实现和平;然后他问:“要怎样才能消灭仇恨?”在“思考”了5个小时后,自己回答:“只有比仇恨你的人更强大,强大到他们无法摧毁你,然后由你来原谅他们。”


  并不是只要战争、不求和平。但巴以和平之路,走得很艰难。


  整整30年前的1993年,在挪威撮合下,巴以双方在奥斯陆经过14次秘密谈判,就“实现初步和平”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;9月13日,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作证下,在白宫南草坪,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正式签署了《奥斯陆协议》(即《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》)。


1698047291152503.png


  协议中最关键的是,巴以双方相互承认对方的合法权利和政治权利,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成立一个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机构。


  国际社会当然乐于见到和平的曙光。正因为《奥斯陆协议》的签署,第2年即1994年,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、外长佩雷斯,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。


  但是,万万没想到,次年1995年11月4日,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和平集会上,拉宾被一名极右翼激进犹太主义分子刺杀身亡,震惊了全世界。拉宾是首位出生于以色列本土的总理,他也成为了首位因刺杀而辞世的总理。


  对着干的,本质上是组织和组织、权力和权力,而不是百姓和百姓。


 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,不仅仅是“敌人与邻居”,还有同为以色列国民。如今,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已经达到了240万,成为以色列的第二大族群。除了希伯来语,以色列也把阿拉伯语定为了官方语言。有很多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打工,和平相处。当年犹太人被希特勒法西斯屠杀了约三分之一,而现在的犹太人并没有用那样的手段来对付辖下的普通阿拉伯人。


  这些年来,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有向好趋势;白宫还希望,在6个月内促成沙特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。


  倒是伊朗——伊朗可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波斯人,对以色列死杠到底。


  人类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,所以,如果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,那是幸运的。


  10月9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:在巴以冲突问题上,中国始终站在公平正义一边,中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,我们真诚地希望看到巴以能够和平共处、共享安全和发展。实现这一愿景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“两国方案”,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。呼吁各方尽快停火止战,避免局势进一步的升级和恶化。


  停火止战,走向和平,永远是最珍贵的。问题在于,这个事件本质上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关系,而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。而巴勒斯坦早先没有多少“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”的意愿,不想开启那样的“建国大业”;巴勒斯坦国好歹在1988年11月15日宣告成立了,但从未取得联合国的正式承认,至今它在联合国只有一个“观察员国”的地位。


  对于和平国度的人而言,有个基本立场问题:你是站在愚昧贫穷极权战争的一边,还是站在文明发达法治和平的一边?(作者系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特约评论员)


xinlaonian.u-v-u.com xinlaonian.subos.net xinlaonian.la-galeria.com xinlaonian.gx01.net xinlaonian.id9app.com xinlaonian.hesprss.com xinlaonian.4rt3.com xinlaonian.zx50.com xinlaonian.hetiandi.com xinlaonian.f8y7.com xinlaonian.q65y.com xinlaonian.jcozzolino.com xinlaonian.liqps.com xinlaonian.895i.com xinlaonian.pr-9.com xinlaonian.291i.com xinlaonian.vztore.com xinlaonian.uswinwin.net xinlaonian.mgimotors.com xinlaonian.m78c.com xinlaonian.your-horse.com xinlaonian.sdsdsz.com xinlaonian.tudisou.com xinlaonian.kbibd.com xinlaonian.e44n.com xinlaonian.hkgaoshan.com xinlaonian.721711.com xinlaonian.ludizhi5.com xinlaonian.allin1gh.com xinlaonian.carazoe.com xinlaonian.qdst.net xinlaonian.zjby.net xinlaonian.wdp1.com xinlaonian.4sau.com xinlaonian.riitop.net

Copyright © 2021 新老年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12630号